會員登入會員註冊首頁網站導覽English員工專區TRU

     
首頁 > 最新消息 > 媒體報導
媒體報導
2015-07-09

最新消息 _ 新聞訊息 _ 食安聯盟成軍 力拚找回消費者信心




食安聯盟成軍 力拚找回消費者信心

去年以來食安問題風暴不斷,GMP標章的公信力受到各界質疑,6月24日GMP標章正式下台一鞠躬!原隸屬經濟部工業局管核範圍的食品GMP移轉給民間「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」,並將其更名為TQF(Taiwan Quality Food),加入第三方公正單位監督、源頭管理等嚴格認證,企盼找回消費者信心。

架設溝通平台 三方齊獻策

同樣時間點,由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(TFIDA)、台灣優良食品協會(TQF)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(FIRDI)所發起的食品安全產業聯盟也正式宣告成軍。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詹岳霖理事長坦言,此構想的發起人為行政院食安辦公室主任康照洲,目的是希望架設一個產官學界溝通的平台,透過平台,定期討論食品法規、風險溝通、食品管理、安全和品質提升等議題,並向政府提出產業白皮書,例如製造商如何自主管理。

TQF協會理事長、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孫寶年指出,食安法修了5次,每次都是發生狀況後才匆忙修法,而且是單方面的修法用以防弊,並未通盤考量全面性的產業概況。

她拿著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去年修法通過「分廠分照」條款指出,未來國內兼營食品廠、飼料廠等工廠登記的業者,明年6月10日前須完成食品或食品添加物工廠單獨設立,也就是說各廠要以終端用途為區分,不能含混不清。

孫寶年認為此舉出發點雖是正確,但若缺乏配套,反而會讓好廠生產的優質品出走,她以原本只生產工業染料、在2001年跨入食用色素領域的永光化學為例,永光是國內第一家通過GMP認證的食品添加物類業者,之後永光陸續推出的食用色素產品也獲得美國FDA認證,屬於國內優良食品商。

但是由於台灣市場小,產量也差不多固定,所以僅在登記工業染料使用的工廠中空出一個區塊生產食用色素,如今面對分廠分照,預估可能要重新砸1億多元才能符合政府規定,正在考慮是否關掉食用色素的事業線。孫寶年認為,修法也必須有完整配套,或因個別業者來提供商討空間,是食安聯盟極力推動產官學相互溝通平台的用意。

這個平台找來業者如味全、麥當勞,以及衛福部等官員來透過論壇相互交換意見,在近期已舉辦完第一次的高峰論壇,訂出兩個明確主題來討論,第一個就是修法之後,產業因應的現況以及遇到的問題。第二個就是如果自主管理是唯一的方法的話,未來TQF要如何發展?

推動三級品管 官民齊把關

泰山董事長、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詹岳霖表示,食品安全產業聯盟也會努力透過平台,在生產、加工、製備、處理和製造食品的整個供應鏈過程中,討論出一套屬於台灣的食安系統,像是國際間常用、至今已有20年歷史的食品安全品質標準(Safe Quality Food,SQF),而這項標準也是最先被全球食品安全促進會(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,GFSI)所認可的國際標準之一,台灣可以在此精神下與供應商、零售商、驗證組織、認證組織、政府單位、貿易工會、訓練中心、顧問、稽核員互動,來制定能與國際接軌的標準。

康照洲強調,行政院長毛治國希望借鑑電子產業的三級品管治理食安。第一級就是業者自主管理,業者自己做好把關,原物料進行記錄,做好源頭管理;第二級就是透過認驗證系統,除了透過公司機關的內控,再去找一個外部的稽核單位,來確保內控系統沒有盲點,以及確實執行;第三級才是政府出面做不定期的稽核。而這套系統就能在第二級時發揮監測管控作用。

FSI暐凱國際檢驗科技公司總監黃乃芸認為,食安聯盟的作為固可期待,但不要再走球員兼裁判的回頭路,好比分廠分照的規定,在國際上行之有年,美國剛實施時,也造成近3成不願意投入金額、設備的廠商出局;換個角度想,留下的廠商都是較願意在食安上付出心力、想徹底改革者,如此不就是正向循環嗎?

FSI暐凱國際檢驗科技何中平博士則建議,可以先從大廠開始以身作榜樣,因為大廠資源多、資金多,可以不斷去試驗做出一套標準流程規範,仍不至於虧損太多,過程完備後,讓中小廠有一參考標準再行跟進。

要解決台灣的食安問題,仍有一大段路要走,食品安全產業聯盟立意應是良善的開始,畢竟要有人願意投入,才能往更正確的道路邁進,未來會如何發展,大家都很期待。

 

本文轉自財訊雜誌


分享至